<ul id="a2k80"></ul>
  • <ul id="a2k80"><sup id="a2k80"></sup></ul>
    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  <ul id="a2k80"><sup id="a2k80"></sup></ul>
    • 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• <ul id="a2k80"><dfn id="a2k80"></dfn></ul><strike id="a2k80"><input id="a2k80"></input></strike>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•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科普宣傳 > 嬰幼兒保健

      嬰幼兒體格生長的特點

      字號:[]

      信息來源: 作者:王薇然 發布日期:2015-04-14

      嬰幼兒體格生長迅速,是一生中生長最快的階段,在此階段環境因素對生長的影響,不僅表現為對嬰幼兒時期的體格生長的促進或阻礙,也將影響兒童成年后的健康。個體兒童的生長有其特異性,即使孿生子,其生長也有個體差異。 

      一、快速性 

      嬰兒期是出生后體格生長最快的時期,自出生至6個月的第一個半年,我國城市嬰兒身長平均增長值為男童18.4cm、女童17.7cm,自6個月~12個月的第二個半年,我國城市男童平均身長增長8.1cm、女童身長平均增長8.2cm,這是出生后線性生長速率最快的一年,平均身長增長為男童26.5cm、女童為15.9cm,遠超過青春期生長突增的生長速率。體重的增長在嬰幼兒期也呈現快速生長的特點。我國城市男童嬰兒期體重平均增長6.73kg、女童平均增長6.19kg,其速率明顯高于幼兒期。

      二、個體差異

      嬰兒兒體格生長受遺傳、種族、營養、睡眠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明顯的個體差異,即使同一種族、同一家庭的兒童,生長軌跡也有所不同,表現為身長、體重、頭圍等等指標的生長差異。此外,體格生長指標在同一兒童也會呈現生長速度的差異,表現為兒童之間有勻稱、苗條、粗壯、消瘦、超重等體型的不同。

       三、追趕生長

       追趕性生長通常指體格生長速度快于同年齡、同性別兒童的正常參照值,一般見于早產兒出生后第一年和第二年、兒童患病康復后等情況。早產兒出生后若體重增長過速,可導致脂肪過度積聚,增加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早產兒出生后2歲以內,體格生長評價應采用矯正月齡,即評價的年齡等于時間年齡減去早產的胎齡,如32周出生的早產兒,出生后6個月進行體格生長評價時,其時間月齡應減去早產的8周,采用4個月嬰兒的體格生長標準進行評價。 

      四、早期生長對健康的長遠影響 

      胎兒期及嬰幼兒期的體格生長狀況,對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均有影響。胎兒期營養不良,可導致胎兒肝臟等重要臟器對脂質的代謝功能受損,出生時表現為低體重、成年后增加冠心病的發生風險。嬰兒期體重過度增長,可導致脂肪細胞數量過度增加和體積增大,繼而可能增加青春期和成年期發生肥胖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