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來源: 作者:易暢 發布日期:2017-01-16
小孩也會得胃病???
其實,隨著快節奏生活的出現,兒童胃病與日突現。引起兒童慢性胃病的原因有很多,如飲食結構不合理、飲食不規律、幽門螺桿菌感染、精神緊張學習壓力大等都會導致兒童胃病。因此,父母們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從小就有保護胃的意識。建議從以下幾點做起:
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
避免在進餐時訓斥孩子,和談孩子不愿意提及的話題;不要讓孩子養成邊看電視邊吃飯的習慣,而應該讓孩子在安靜、舒適的氣氛中專心進餐。
注重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
父母對兒童的飲食應注意調配得當,主食與副食適當搭配,以促進孩子食欲,保證其營養,便于消化吸收。如果飲食結構不科學,長期偏食高蛋白、高脂肪或營養失衡的食物(如肯德雞、炸薯條、油條、炸饅頭等),貪吃油炸類小零食、冷飲,均可使小兒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調,影響胃黏膜的營養,日久便會導致慢性胃炎。
另外,奶油蛋糕、巧克力等甜膩的食物,不易消化的糯米、瓜子、花生等以及辛辣食品也要少吃,再就是有些水果如香蕉、菠蘿是寒性的,有胃病的孩子要少吃,平時可給孩子多吃些有營養的豆制品、魚、肉末、蔬菜、面食等食品。養成科學飲食習慣
遵循飲食規律:一日三餐,定時定量,特別要改變孩子不吃早餐的習慣。
飯前飯后:飯前便后要洗手,細嚼慢咽,不要狼吞虎咽,飯后不馬上做劇烈活動。
忌暴飲暴食:每天把肚子撐得飽飽的,還有吃生涼、生冷食品無節制,這樣都會加重胃的負荷,讓腸胃得不到休息,形成積滯,日久便出現厭食、消化不良,打亂胃酸分泌的規律,導致各種胃部疾病的發生。特別提醒在節假日期間,不能讓孩子放縱,想吃就吃,東西吃得過雜過量,極易患急性胃炎。
保持口腔衛生:父母還要督促孩子堅持口腔清潔衛生,勤刷牙,以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門螺桿菌,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,父母若有感染,常會導致家族聚集性,常常是經口傳播,所以有的父母要糾正口對口喂養的習慣,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制。
有意識地教育孩子:使孩子認識到只有注意飲食衛生,才會有健康身體,不迷戀于街頭兜售的不潔食品并有排斥感。
上一篇:關于自閉癥的10個常見誤解
下一篇:寶寶添加輔食原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