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ul id="a2k80"></ul>
  • <ul id="a2k80"><sup id="a2k80"></sup></ul>
    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  <ul id="a2k80"><sup id="a2k80"></sup></ul>
    • 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• <ul id="a2k80"><dfn id="a2k80"></dfn></ul><strike id="a2k80"><input id="a2k80"></input></strike>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•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科普宣傳 > 嬰幼兒保健

      加輔食路上你踩過多少雷?

      字號:[]

      信息來源:兒童康復科 作者:曾麗風 發布日期:2020-01-03

      人一生有兩個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,一是出生后一年內,二是就是青春期。許多寶爸寶媽們在寶寶添加輔食的道路上充滿了疑問:紅棗真的能補血?核桃真的能補腦?           

      就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往下看吧。

     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滿6個月就能給寶寶添加輔食了,而發育比較快的寶寶,最早不能早于4個月,最遲也不能超過8個月。

      然而在添加寶寶的輔食中,經常出現那些看似很有營養,但實際上營養密度低的輔食營養密度指食品的營養密度,即能量與營養素的含量,是指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(維生素、礦物質和蛋白質)的濃度。)】,比如以下這5種。

      米湯或清稀飯

      1.png

      首當其沖的就是米湯或清稀飯,寶寶上火了,消化不良了,厭食了,絕對不可錯過米湯或清稀飯。

      然而,米湯或清稀飯在兒科醫生眼里,是糟糕輔食的代表!它們的糟糕之處在于,營養密度非常低,不過是一點淀粉+一點水,難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。

      另外,由于寶寶胃容量特別小,而米湯和清稀飯含有大量的水,寶寶吃了以后容易產生飽腹感,必然會影響奶量的攝入。如此一來,寶寶長期以米湯或清稀飯為輔食,就有可能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。

      建議

      別再給寶寶喝米湯了!同時,應把稀飯煮成厚粥,加入不同的食材,例如肉沫、魚肉、蛋類、各種時令蔬菜等,熬煮成輔食粥,從而提高它的營養密度。如胡蘿卜牛肉粥、魚泥粥、肉蛋粥、香菇肉末粥、菜末雞肝粥等……光看名字就知道比清水稀飯要好得多了!而且做起來也不會很難,稍微變換一下食材,又是一種新口味了。

      自家研磨的米粉

      2.png


      同樣道理,家庭研磨的米粉,主要成分也是淀粉,營養密度非常低。

      但在絕多數很多媽媽眼里,市面上能買到的嬰兒米粉,總是不如自己親手做的。因為自己做的總比外面的安全衛生。

      嬰兒胃容量非常小,每天能攝入的食物量不大,但處于身體和大腦發育關鍵期的他們,對營養的需求又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不能缺少鐵元素。如果寶寶吃的輔食中缺乏鐵元素,那么寶寶就可能會因此出現缺鐵性貧血。

      所以說,媽媽們為了所謂的衛生安全,就放棄強化鐵的嬰兒營養米粉,實在是舍本逐末。況且,如果我們不懂得必要的消毒措施,那么家庭自制的米粉,也不見得就比外面賣的要干凈衛生。

      建議

      選擇市售的強化鐵營養米粉,這種米粉經過科學的營養配比,除了含有足夠的鐵,還添加了豐富的蛋白質、膳食纖維、DHA、維生素以及其礦物質和其他微量元素。

      如果堅持給寶寶吃家庭自制的米粉,那就要注意及時添加富含鐵的其他食物,如禽肉、魚肉、蛋黃等,以保持營養均衡。

      菜水

      3.png


      很多媽媽考慮到菜泥較難消化,或寶寶不喜歡吃等緣故,會把蔬菜加工成菜水,然后喂給寶寶吃。在她們眼里,換個方法讓寶寶多喝水總是好的吧?

      然而用水煮蔬菜,實際上就是燙焯蔬菜的過程!菜葉上殘留的農藥、草酸等,都會溶解在水中,這樣的菜水不僅沒營養,還有可能危害到寶寶的健康。

      另外菜水容易占據寶寶本來就小的胃,影響寶寶的奶量或對其他輔食的攝入量,進步一影響對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。

      而且菜水是有味道的食物,寶寶一旦習慣這種味道了,往往就不接受喝白開水了。

      建議

      把蔬菜煮熟加工成菜泥或碎菜,再加入到厚粥或米糊中,讓寶寶用勺或直接抓著吃。

      果汁

      4.png


      很多媽媽會認為果汁也是很好的輔食,因為自家榨的果汁純天然零添加,寶寶又愛喝,何樂而不為呢?

      然而,我們吃水果,無非是為了獲得其中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物質,但榨果汁的過程把果肉中的不溶性膳食纖維全部舍棄,同時可溶性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C等也會損失不少,這樣水果的營養就大打折扣了。

      到最后,寶寶喝到的很可能只是一杯濃濃的糖水罷了。

      此外,2017522日,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關于嬰幼兒飲用果汁的最新指南,明確指出,1歲以下寶寶不能食用果汁。

      這意味著:必須、一定、嚴格……

      建議

      給寶寶吃水果,可以搗成果泥。等寶寶大一點了,可以切成小的水果條、水果片,讓寶寶抓著吃。這樣不僅保留了水果原來的營養,同時還能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、抓握能力,比喝果汁要強太多了。

      肉湯

      5.png

      還有一些媽媽,深信湯湯水水能滋補寶寶的身體,為了讓寶寶長得更好,經常給寶寶熬煮各種肉湯。

      實際上肉湯中含有的營養物質非常少,大部分還是保留在肉里面。媽媽以為喝湯能讓寶寶獲取到肉里面的營養,其實寶寶喝到的大部分都是水。

      此外。如果我們煲湯的時間過長,會導致湯中嘌呤含量太高,不利于寶寶生長發育。

      建議

      想給寶寶補充營養,喝肉湯并不科學,不妨把肉加工成肉末、肉糜,或根據寶寶的長牙情況、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,把肉切成薄片或小肉塊,再蒸熟給寶寶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