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ul id="a2k80"></ul>
  • <ul id="a2k80"><sup id="a2k80"></sup></ul>
    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  <ul id="a2k80"><sup id="a2k80"></sup></ul>
    • 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• <ul id="a2k80"><dfn id="a2k80"></dfn></ul><strike id="a2k80"><input id="a2k80"></input></strike><ul id="a2k80"></ul>
    •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科普宣傳 > 青春期保健

      學會正確使用抗生素

      字號:[]

      信息來源: 作者:佚名 發布日期:2014-11-26

      1.應用抗生素必須根據臨床診斷,嚴格掌握適應證。凡屬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,而且除考慮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針對性外,還必須掌握藥物的不良反應和體內過程與療效的關系。

      2.合理停用或換用抗生素。在臨床上一般而言抗生素以用到體溫正常、血象正常、臨床癥狀消退后72~96h為宜,重癥感染可以適當延長。若抗生素療效不佳,急性感染可以于48~72h后根據分泌物培養結果考慮換用抗生素。切不可未到療程隨意停藥或盲目更換抗生素。

       

      3.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,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懷疑為細菌感染者外。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,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檢出,且使臨床表現不典型,影響臨床確診,延誤治療。

       

      4.病毒性或估計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。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感染并無療效,對麻疹、腮腺炎、傷風、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有害無益的。咽峽炎、上呼吸道感染者90%以上由病毒所引起,因此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,一般不采用抗生素。

       

      5.皮膚、粘膜局部盡量避免應用抗生素,因用后易發生過敏反應且易導致耐藥菌的產生。在眼粘膜及皮膚燒傷時應用抗生素要選擇適合的時期和合適的劑量。

       

      6.嚴格控制新品種和昂貴抗生素的使用。濫用昂貴新品種抗生素,會加速耐藥菌的產生,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,對于臨床治療疾病產生不良的后果。只有根據臨床上的實際需要,其他抗生素又無法控制感染時才能考慮用新品種或昂貴抗生素。

       

      因此,廣大群眾應該抱著無病不隨便用藥、有病要合理用藥的正確態度,不盲目迷信“好藥”、貴藥,不把抗生素當作家庭必備藥,正確的服用藥物和保管藥物,不斷提高用藥水平,從而達到真正的安全、有效、經濟、適當地合理用藥。